成都学院原名“成都大学”,创建于1978年,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举办,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学校按照市委市政府“高水平办好成都大学”的要求,秉承“自爱、自修、自尊、自强”的校训,遵循“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成大精神,依照“崇尚学术、鼓励创新、追求卓越”的兴校思想,坚持“校城融合、开放协同、区域应用”的人才培养理念,推进实施人才战略、特色战略和国际化战略,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建设为重点,以科学研究为支撑,扎根成都、立足四川、服务全国、面向世界,致力于建设高水平应用型综合大学。现将学校2016-2017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情况报告如下: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深入实施人才战略、特色战略、国际化战略和“十年跨越三步走”,不断丰富和完善“四位一体”(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突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型人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强化“校城融合、开放协同、区域应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加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紧密对接中心城市对高层次人才的素质要求,立足城市资源,推进政产学研用融合,促进开放办学、开门办学与协同办学,形成政府引导、行业主导、企业参与、科研支撑的校城融合、开放协同的人才培养机制。
(一)学科专业设置与建设
学校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在整合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结合成都市区域经济、产业布局,及时调整学科和专业的布局,形成以工学、人文学科和管理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根据省市党代会精神,全面对接成都五大支柱产业、五大优势产业和五大未来产业,优化专业布局。
学校现有人文学科(艺术学、文学)、管理学、社会学科(教育学、经济学、法学)、工学、医学、理学、农学等10个学科门类,58个本科专业,其中人文学科、管理学、社会学科、工学等为主要学科门类。人文学科覆盖7个一级学科,5个硕士点(领域)和13个本科专业;管理学覆盖3个一级学科,3个硕士点(领域)和9个本科专业;社会学科覆盖4个一级学科,2个硕士点(领域)和9个本科专业。人文学科、管理学、社会学科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所占比例分别为22.16%、16.53%、18.04%。
学校川抗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达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有36年研究生办学历史,已有35届毕业生。学校现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类别)5个,二级学科(领域)22个。
(二)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及本科生所占比率
2017年学校共录取新生5878人 ,其中本科5530人(含专升本183人) 、专科348人。
截至2017年9月底,学校全日制在校生21576人,其中本科生19991人,普通类本科学生占在校总人数达 92.6% 以上。
(三)本科生生源情况
学校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川招生规模位居全省高校前列,本科第一批次招生专业10个,办学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本科一批文理科招生计划为1061人,一志愿投档满额,录取1061人;四川省本科一批文理科录取最低分均超省控线4分,河南省本科一批文理科超省控线4分和15分,本科一批生源质量稳步提高;2017年在四川省本科二批文理科录取最低分均仅比本科一批控制线低6分,调档线在省内本科二批高校中排名继续提升,文科位列第七名,理科位列第八名;在省外共2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其中文理科超生源所在地二本控制线50分以上的均达15个;在本科二批录取新生中有1126人超过生源所在地本科一批控制线,远超2016年的401人。
学校深入推进“阳光招生”,努力做好人才培养的源头工程,积极推进优秀生源基地建设工作,邀请省内外高校、考生家长参加“校园开放日”活动。2017年6月开展“校园开放日暨高校招生咨询会”活动,邀请42所省内外高校参加,接待考生和家长2000余人,为广大考生与学校搭建交流平台,为高校人才选拔创造良好机会。学校进一步建立招生计划分配模型,结合专业结构分布,完善学生专业的科学配置。
二、本科教育的发展基础
(一)师资队伍现状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综合素质较高。现有专任教师1205人,生师比为16.14:1。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及以上教师932人,占比77.34%,其中博士373人,占比30.95%;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592人,其中正高职称171人(含教授118人)。
(二)重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采用灵活聘用,周期考核的方式,将国内外优秀人才,聘为学校研究员、副研究员,使学校的科研水平得到较快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取得较好效果。截至2017年9月底,学校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1人,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中国高被引学者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其后备人选23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4人,四川省教学名师3人,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5人。特聘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1人,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特聘新西兰院士(皇家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长江学者3人,特聘国家千人专家1人,特聘百人计划专家1人,特聘博导/教授17人,特聘高端外国专家31人,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57人。
(三)师资队伍培训
学校构建了全员参与、分类分层的师资培训体系,构建了与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泰国等国高校的师资发展国际合作平台,形成国内国际培训项目并举的师资队伍培训特色,2016-2017学年培训教师达460人次。
(四)教学经费投入
成都市政府不断加大对学校的办学投入,财政拨款持续增长。近五年,教育经费总投入30.35亿元。生均拨款逐年增加,2014年为1.56万元,2015年为1.66万元,2016年1.76万元。
(五)教学基础条件
学校基础教学科研设施完备,办学条件优良。占地面积3061.09亩(204.0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6.38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37.9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8亿元,图书馆纸质图书总量218.26万册。有直属三甲综合附属医院1所。实验实习实训场地、设施能有效满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教学需要。
三、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主要举措
(一)以专业认证和专业评估为抓手,大力推进专业建设
2016年9月学校启动专业评估,制定《成都学院本科专业评估实施方案(试行)》,对学校未来三年的专业评估进行总体布局规划,对全校专业评价进行引领和指导。2016年10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英语三个专业参加四川省教育厅专业评估试点工作,学校高度重视,认真准备,三个专业均取得较好的专业评估排名。
2016年,学校深入推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证”工作,制定《关于迎接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现场考查专家组进校考查的通知》、《成都学院专项检查方案》等,编印《成都学院专业认证知识手册》1000余册;先后组织召开10余次专业认证工作推进会,六次邀请业内顶级专家到校开展认证讲学。2016年11月,迎接中国工程认证协会专家对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进校现场核查工作,并于2017年6月通过专业认证,成为西南地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首个通过专业认证的高校。
学校继续加强专业建设,深入推进卓越教育培养计划,保障卓越人才培养。2016年获批四川省首批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项目立项 ——《“四有”幼儿教师培养综合改革》。学校现有卓越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9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7个,校级8个。2016年学校新增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两个省级卓越计划专业。
2017年 2月,食品科学与工程、小学教育两个专业获批四川省首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5月,临床医学、工程造价、文化产业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四个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二)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以人才培养为主线,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扎实开展2016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为抓手,促使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16-2017学年学校《小学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入选四川省首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建设,《英语视听说》、《出纳实务》、《财务分析》、《C语言综合项目实战》4门课程获得四川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立项建设,《教师职业道德》于2016年获批立项四川省首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学经典导论》《畜产品加工学》《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等3门课程,经四川省教育厅认定为四川省第二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第三批“翻转课堂”课程18门。截至目前,我校已建MOOC课程26门、翻转课堂课程46门;其中《教师职业道德》、《国学经典导论》、《财务分析》、《广告设计与制作》四门课程已在全国性平台上上线。
(三)重视教学成果项目申报,提高教学质量
积极组织教师申报教学成果项目,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2016年评选校级教学成果奖60项,数量为历届之最。项目类别广泛,创新创业类9项、教学管理类8项、人才培养类17项、实践教学类14项、课程与教材建设类12项。
推荐参评第八届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项目13项。其中《校城融合、开放协同、区域应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和《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135+X”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成功斩获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四)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形成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继续加大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力度,通过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项目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设置专项经费,资助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鼓励学院结合专业特点,跨学科、跨专业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2016年资助国家级学科竞赛项目39项,省级学科竞赛项目13项;组织申报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50项;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68项,获奖共计513项(国家级207项,省级285项,全国特等奖7项,一等奖71项),总数比2015年净增224项(如下图所示),指导教师达400余人,参与学生达6700余人次,约占在校总人数的35%。
学校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定期表彰优秀的创新创业学生。双创活动丰富多彩,学生踊跃参加,成绩喜人。2016年“蜂云谷杯”第二届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国家级铜奖1项;省级金奖1项、省级银奖7项、省级铜奖14项,连续两年获“省级优秀组织奖”(见下图)。
2016年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培育孵化项目”立项284项,省级立项50项,国家级立项35项,比2015年净增10项。2016年两次结题成果丰硕:公开发表论文67篇、专利37项,调研报告280份,实物设计等其他成果18项。
在2017年5月,学校获批“四川省第二批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五)重视重点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结合中央财政批准建设项目及经费额度,分轻重缓急,一次性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优先支持新办应用型专业实验室建设。2017年重点支持一批实验室建设项目,分别为:信息处理与控制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立项)、食品与生物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艺术硕士专业实验室、教育硕士专业实验室。
在稳定已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的实习、实训基地,形成校外教育实习基地、专业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相互补充、同步发展的格局。截至2017年9月底,共签约校外实践基地236个。其中,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
(六)重视质量工程建设,发挥示范作用
学校高度重视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工作,按照“重申报、强建设、出成效”的原则,进一步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项目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以之牵引全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学校于2017年3月面向全校征集2017年度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选题,5月公布《成都学院2017年度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申报指南》,启动2017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申报工作。累计收到各学院(部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申报项目171项。经专家评审、校内公示等程序,2017年7月公布我校2017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立项建设项目名单,共计150项,其中,校级重点30项,校级一般50项,校级自筹70项。
截至2017年9月底,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实践教育项目等质量工程建设项目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1个,卓越计划试点专业7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在线开放课程)40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4门,省级教学改革项目24项。
(七)重视科研实力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科研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现有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12个。近五年省部级及以上项目31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6项,尤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上逐年上升,2016年立项20项,排名四川高校前十,近五年年均科研经费4475.92万元,年均服务地方经费1964.05万元。近5年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3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五年来,SCI 224篇,EI 184篇,CSSCI 326篇;获得专利授权325,其中发明专利145。学校川抗所主办的《中国抗生素杂志》在全国药学类核心期刊中排前十位。王清远教授于2014、2015、2016年连续三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学校在2015、2016年分别列全国高校高被引学者排名115位和118位。建立中国工程院周宏灏院士工作站,发展以基因检测为支撑的个体化诊疗新技术。2016年以来, 5名博士后进入学校博士后实践基地,两名获得国家博士后基金支持。
四、特色发展情况
建设特色优势学科群,服务成都创新驱动发展。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成都区域创新驱动发展重大需求,围绕省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立足学校特点,凝练学科方向,形成四大学科群。其中,生物医药学科群服务于新药创制、生物治疗、康复技术、转化医学、健康养生、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安全等领域;动漫与文化创意学科群服务于文化创意、旅游与会展等产业;智慧制造与城市建设学科群服务于智能信息处理、电子信息、软件服务外包、高端装备制造、绿色建材、新材料等产业;统筹城乡教育学科群服务于教育行政管理、教师培训、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体育教育和国际教育等。
2个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充分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2015年成立的张澜学院,对具有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和潜质的优秀学生实施多样化、开放式的“一对一”特色人才培养,旨在“培养造就一批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德才兼备、勇于担当、具有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的学界和业界英才”。依托区位优势、学科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及高水平教师队伍,进行四年不断线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成效初显。2015年成立的菁蓉学院(创业学院),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育为基础,以“学生发展与素质提升工程”为主线,将创业教育完全融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创业者、创业导师、创业活动、创业平台”四位一体机制建设,构建“塔式”创业教育模式,学校创新创业氛围空前浓厚,成绩突出。
五、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通过开展专业认证、专业审核评估工作、完善教学设施条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等提升本科教学质量。通过制度建设以及加强校级督导专家的培训学习,使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
(一)高度重视本科教学质量
学校注重教学研究,注重教师良好师德的培养,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课堂教学效果、注重听取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坚持召开学生座谈会,毕业生座谈会,听取他们对本科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对学校教学管理的意见建议,切实落实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二)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修订完善《成都学院二级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提高教学质量;组织教学材料专项检查,抽查各学院的教学管理文件、二级学院教学督导材料、外聘教师教学材料近1000余份,重点检查实习实训资料、实验报告、课程设计报告、毕业(设计)论文500余份。通过检查,进一步提高各项教学材料的规范性,为学校更名教学材料奠定基础。
六、学生学习效果情况
学校着眼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具备扎实基础能力的学生,今年在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上都取得了新成绩。学校“大学生创业园”获批为科技部国家级众创空间、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及成都市创业科技苗圃。2017年本科毕业生中有4067人授予学士学位,授位率达97.2%。有307人次应届毕业生成功考取了硕士研究生。2017年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总数5212人,就业率97.18%。
七、主要的问题和对策
(一)特色学生培养制度有待深化
通过两年时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在张澜学院和菁蓉学院营建了一片沃土,让拔尖优秀人才具有成大培养特色,但是仍然难以满足优秀学生不断挑战、不断创新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加大制度创新力度,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束缚,继续深化张澜学院和菁蓉学院的改革与探索,并以此引领本科教育的深入改革,在学校内建立起“崇尚学术、鼓励创新、追求卓越”的学习氛围。
(二)本科专业布局有待不断优化
随着成都全球化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学校作为城市型应用型综合大学,承担着为区域培养高水平人才的使命。随着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进程,在涉及未来发展方向的领域调整或新建本科专业,不断优化专业布局,特别是加快新工科建设与发展,并完善专业质量评估机制,以期输出高水平的紧缺应用型人才,更好的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